导读:人类社会经历数千年发展,形成了多元化、多样化,以及不同国家、...
人类社会经历数千年发展,形成了多元化、多样化,以及不同国家、不同民族在不同阶段的创新化发展模式。屹立于世界东方的中华民族,早在商周秦汉之际,创立了自身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文字的同时,也创造了以酒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诗歌等文化遗产,并形成了绚丽多彩的酒文化。
早期的酒用于国家祭祀活动,为万民祈福,是为皇室贵族所喜的天之美禄。在后世,美酒更为历代文人雅士所称道,特别是唐代更将酒文化推到了新的历史高度,其中纳入正史记载并传承千余年的宫廷御酒“剑南春”(古称“剑南烧春”)至今誉满神州。据《旧唐书·德宗本纪》记载,早在开元天宝年间,剑南春(剑南烧春)就被选为宫廷御酒,是盛唐酒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,也是中华酿造文明的宝贵遗产。
盛唐御酒的辉煌历史让人津津乐道,有句耳熟能详的宣传语叫“唐时宫廷酒,今日剑南春”,非常贴切地讲明了剑南春的历史谱系。众所周知,酒不仅品种多样化,称谓也十分丰富。其中,称“春”即是其中之一。
既然是酒,何以名春?
“春酒”说法最早出现于周代。周代是个极讲礼制的朝代,人们的生活饮食中均有所体现,酿酒也有一套特别的讲究。《诗经》载:“七月亨葵及菽,八月剥枣,十月获稻。为此春酒,以介眉寿。”可以看出,这个关于“春酒”的生产方法记载得很明确,在秋天收取稻谷,“春酒”经冬涉春而熟。对于早期的酿酒阶段来说,这种流程不仅工艺复杂,而且成本高昂,因此在当时这种酒主要用在庆丰收和祭祀祖先的活动,或给部族中最尊贵的长辈饮用。祭天地、祖先,为古时头等要务。时常要君王亲临,关乎社稷安危,这种国家活动,用酒当然要用最上等的酒。可以说,“春酒”在诞生之初,就拥有着“尊贵”的基因,并和帝家的重大活动有千丝万缕的关联。
到了大唐,“春酒”真正被推向了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。
北宋文豪苏轼说:“唐人名酒,多以春名。”在当时诗人的笔下,以“春”为名的美酒数不胜数。如李白《寄韦南陵冰,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》:“堂上三千珠履客,瓮中百斛金陵春。”白居易《蔷薇正开春酒初熟因招刘十九张大夫崔二十四同饮》:“瓮头竹叶经春熟,阶底蔷薇入夏开。”当时“春酒”不仅成为士绅墨客们的宠儿,甚至还形成了几个金字招牌的酒类品牌。唐中书舍人李肇在《唐国史补》中就记载了当时天下13种名酒:“酒则有……荥阳之土窟春,富平之石冻春,剑南之烧春……”其中“剑南之烧春”便是当下名满神州的“剑南春”的前身,也是《唐国史补》记载的13种名酒中唯一传承至今的美酒。
“剑南之烧春”的“春”是继承的古代“春酒”的说法。前文说过,“春酒”是古人采用相对复杂的工艺,经历漫长时间,为奉天神而酿造的美酒,酒以“春”名,且广为认可,充分证明其当属上品。在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《旧唐书》等多部唐代正史文献中,也都明确记载了剑南岁贡的春酒被选为宫廷御用酒。中国古代的正史大多严肃考究,记载了时代中的重要历史事件、人物,而能以一款酒的身份载入正史,甚至详细记载了进贡数量与具体年代,这一点纵观整个史籍都是十分罕有,可见“剑南烧春”在当时的影响力。
从唐至今,传承千年,开了这瓶酒,颇能品味些许历史的芳香。2008年,“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”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同时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,多年来与茅台和五粮液被大众合称“茅五剑”,是中华酒文化的杰出代表,享誉世界。
剑南春作为深受大众喜爱的知名品牌,一是具有高度的文化性,在历史继承和延续的进程中,美酒与艺术交相辉映,演绎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动人篇章,也在当代传递了振奋人心的精神力量,展现了中华酿造文明的自信。二是剑南春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,随着不断的发展与创新,其酿酒工艺也日臻完善,在追求完美的历史传承性的同时,极大地提升了白酒酿造的技艺价值。当下,剑南春新推出的“皇家剑南春”更是具有极强的文化属性,无论是如同皇家宫殿红墙碧瓦般的酒瓶包装,还是其大胆突破的设计细节与寓意内涵,都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的弘扬。
纵观当今世界酒业发展,中国的白酒和产生于西方的红酒、啤酒等既有生产、消费的普遍性和文化共性,同时也体现出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性。不同的酒类来自不同的地区,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。如今,剑南春已从古时的皇家宫廷玉液成为国人所喜爱的珍酿,进入万千寻常百姓家。皇家剑南春的推出更是代表着剑南春对自身品牌文化的深研,这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表达必将助力中国白酒“走出去”,让世界共享历史悠久的中华酒文化。
Copyright©2024 m.68jmw.com